肺癌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癌症绝症,掌握好关键的三分之一
TUhjnbcbe - 2025/3/11 21:44:00

长久以来,癌症一直被认为是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很多人“谈癌色变”,觉得得了癌症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其实不然,早在年,癌症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可调控、可治疗甚至可治愈的慢性病。这就意味着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一样,癌症也是可以被管理的。

为什么说癌症是一种慢性病?

为什么说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释。

首先,癌症具有慢性病的普遍特点,如病因复杂、多种危险因素、潜伏期长、病程较长、能够引起功能障碍等。

其次,癌症的发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表明:人体长期暴露在致癌环境下,大约需要20-30年才能发展成癌(因人而异)。其中,仅从单个细胞发生癌变到形成直径1cm的肿瘤的这个过程就需要8-10年。

最后,从治疗方面来谈癌症。随着医学治疗的几次进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越来越多的抗癌手段的出现,将癌症从原来的“不治之症”被重新定义为“可调控、治疗、甚至治愈的慢性病”。

04:28

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被发现的

研究表明,在四大慢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中,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就是癌症(占比28.1%)和心脑血管疾病(占比27.1%)。既然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且其死亡率跟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相当,那为什么大多数人对心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处之泰然,对待癌症却惊慌失措呢?这是因为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被发现的。

不同于食物中毒或者感冒,我们的身体在三五个小时或者几天的时间内就表现出疾病症状,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无症状”不代表“无癌症”。此外,大部分人的就医习惯是等到身体有不适感时,医院就诊,而这时肿瘤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阶段。研究表明,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被确诊),而这里面只有大约10%的人是早期患者。

防癌控癌,握好关键的三分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著名的“三分之一”理论,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其中1/3是可以预防,1/3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治愈,1/3不可治愈,但通过适当治疗可以控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有的人也许会疑问,为什么我每年都做体检,去年没有被发现患病,今年就发现患癌了呢?

这是因为目前部分癌症筛查手段多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在很大概率上存在漏检的风险。以CT检查为例,目前的高分辨率CT彩超大概能够发现0.5-1cm左右的病变,对于低于5mm的病变组织,看得清晰度会较低,从而对诊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面对隐匿的早期症状,难道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

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这隐匿的早期症状呢?研究表明,90%以上的疾病都与免疫系统的失衡有关。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与免疫系统斗智斗勇的过程,当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清除这些病变的癌细胞时,我们就不会患癌;但是当免疫细胞在战役中落败时,癌症就免不了发生了。因此,免疫系统作为身体最灵敏的传感器,理论上我们是有可能通过评价当下有没有出现免疫失衡的情况,在疾病发生前,预知危险,减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免疫功能评估,就是帮助我们防微杜渐,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质谱流式细胞技术作为全球最前沿的单细胞精准检测技术之一,不仅能够一次性检测人体超百万细胞,还能分析上百种免疫细胞的比例及功能,为精准免疫评估提供了更可靠的评估手段。

普罗亭作为研发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免疫系统精准研究,致力于利用免疫这把“钥匙”来打开疾病研究的大门,以发展精准医学,改善人类健康为宗旨,为精准医学和健康管理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作为国内首家提供大规模商业化质谱流式检测分析服务的企业,普罗亭依托自身先进的质谱流式技术平台和专业的人工智能算法,开启了多种癌症的免疫特征研究,并建立了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超过90%的肺癌及肝癌患病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已申请获取了多项专利认证。此外,普罗亭已开展其他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预测模型,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帮助大众更加有效地评估自身免疫力,及时发现患病危机,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1
查看完整版本: 癌症绝症,掌握好关键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