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剂量螺旋CT筛查项目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肺结节患者被发现。有一些肺结节患者,通过专科医生的判断,考虑为肺癌,需要进一步治疗。随着外科手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普遍应用,使得早期肺癌的治疗疗效、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尤其是一部分患者,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或由于种种原因,患者拒绝手术切除;还有部分外科手术切除后又出现新病灶、遗留病灶,无法耐受再次手术或拒绝再次手术的患者;存在多发肺部磨玻璃结节;重度胸膜黏连或胸膜腔闭锁等等。
针对上述情况,不适宜手术治疗,但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无远处转移,且需要治疗,可考虑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癌射频消融治疗。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医生结合患者影像学表现,临床高度怀疑肺癌,或患者精神极度紧张、焦虑,且由于上述原因无法手术,但经多学科讨论,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也可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癌射频消融治疗。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癌射频消融治疗,是在CT引导下,将射频消融针穿刺到肿瘤所在位置,通过仪器设备,针尖发热,通过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起到原位灭活肿瘤组织的作用。
高温使肿瘤周围血管闭塞并形成一个反应带,不能向肿瘤组织供血,可防止肿瘤复发或转移。此外,高温灭活的肿瘤组织由于细胞免疫表形的变化而具有瘤苗作用,从而发生特殊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射频消融的几大优势
1.微创,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功能;
2.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易接受、可重复治疗;
2.适应症广,操作简单,定位、温控安全。
因此,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癌射频消融治疗成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新选择。
射频消融优点众多,但也不是无可挑剔,因为其治疗过程中是通过针尖产生热量,达到灭火肿瘤的目的。在治疗时,针尖温度可达到℃以上,因此,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必然会感受到局部发热,治疗体验较差,甚至有些患者无法耐受,不得不中止治疗。尤其是靠近胸壁的肺癌,治疗过程中会感觉燥热、疼痛,有时不得不使用强效止痛药。所以,有些需要多次治疗的患者,经过1次射频消融治疗后,由于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体验,坚决拒绝再次治疗。
近几年,医院(医院)胸外科与麻醉科合作,开展了多例无痛射频消融技术(类似于无痛胃镜)。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的过程中,麻醉科医师通过静脉给予麻醉药物,并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患者可在相对舒适的体验中,接受肺癌射频消融治疗,大大减轻治疗过程中因发热引起的痛苦。并且麻醉医师可通过控制给药量,确保患者在治疗后,可立即苏醒。很多患者治疗后,在医生询问治疗体验时,患者都觉得很轻松,仿佛睡了香甜的一觉,治疗就结束了。
无痛肺癌射频消融术,既可用最小的代价灭活肿瘤组织,损伤小,治疗后立即可正常生活,又无太多痛苦,且并发症少。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行肺癌切除手术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者:胸外科吴炳群
摄影:胸外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