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一天,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在自家书房奋笔疾书进行写作创作,突然,他感到一阵强烈眩晕感,紧接着就失去知觉一头栽倒在地。
好在妻子在家,听到书房有异响急忙过去查看,看到倒地不起的丈夫,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医院。
医生为凌志军做了非常全面的检查,结果是他患上了肺癌,并且此时已经恶化到了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大脑,他这次之所以晕倒也是拜脑部的肿瘤细胞所赐。
凌志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患上癌症,医院的误诊。
因为凌志军是退伍军人对之后的他也依然对自己有着高要求,还是坚持着在军队里养成的锻炼习惯,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并且到如今只有44岁,正是最强壮的时候,怎么可能患上癌症?
随后凌志军,医院进行检查,还特地找人为自己挂了一个有名的专家号,然而医院如出一辙,专家对于现在的情况也无可奈何,不出意外的话,他最多还能活三个月。
凌志军当然不甘心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他又想到了自己远在国外的妹妹。
他想着可能外国的医疗水平会更加先进,就给妹妹拨打了电话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病情,妹妹得知后四处为他寻求专家,并且将他们凑在一起为凌志军进行一场网络会诊。
这些外国专家们的讨论结果是:凌志军脑部的癌细胞并不是来自肺部的。
这让凌志军高兴了很多,毕竟这样就说明自己肺部的癌细胞还没有进行扩散转移,自己可能还会有更长的时间。
像凌志军现在的病情,国内外的医生都建议他进行手术切除肿瘤,之后再进行化疗和药物治疗,这一治疗方式也是国内外十分常见的手段。
然而一听到“化疗”两个字,凌志军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就都开始抗拒,因为他曾见证过自己的父亲患上癌症以后化疗的过程。
原本强壮的身体,在化疗下,一天天被抽干了精气,头发全部脱落不说,身体机能也越来越差,直到最后犹如枯木一般,只能躺在病床上无力挣扎,他实在不想步父亲的后尘。
凌志军横竖一想,反正医生判决自己只剩三个月的生命,自己倒不如趁着最后的机会殊死一搏,说不定就会有奇迹。
他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但是之后并不准备进行化疗和药物治疗,他要为自己亲自制定抗癌计划。
由于脑部肿瘤切除风险太大,所以凌志军只要求医生切除了自己的肺部肿瘤,之后他又一意孤行办理了出院手术,根本不听医生的劝阻。
凌志军的时间尤其珍贵,他一出院便开始实施了自己的抗癌计划。他首先为自己调整心态,不让自己存有绝症病人的思想包袱,把自己当作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来看待。
因为查出癌症之后,凌志军就向工作单位请了长假,手术之后他的空闲时间也就多了出来。
他决定趁自己最后的时光里完成自己曾经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学习摄影。
不用工作之后,凌志军干脆带着家人逃离了城市,搬到了深圳的郊区过去了闲云野鹤的半隐居生活。
他每天必做的事情便是陪伴妻子去菜市场买菜,去公园锻炼身体,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以前工作的时候,凌志军根本顾不上好好吃饭,每次都是随便对付两口,现在的他非常注重饮食健康,每顿饭都会搭配好各类营养食材。
凌志军就这样重复着简单而又健康的生活,不知不觉解决了就度过了三个月,而此时的他,不光没有像医生预判的那样离开人世,反而是精神越来越好。
医院里检查,医生竟然意外地发现他身体里的肿瘤竟然在一点一点缩小。
而直到年,医院复查,体内的癌细胞竟全部消失了,他竟然真的恢复了正常人的身体机能。
在医学界,凌志军这种情况简直就是奇迹,人们印象里不可战胜的癌症,凌志军竟然没有依靠药物和化疗就自己克服了。
至于癌症患者,有许多案例都是虽然癌细胞已经在体内长时间,但是患者自己没有发现,就依然活得和健康人差距不大。
然而当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许多人就会因为恐惧瞬间萎靡不振,而病情也会因此恶化得更快,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凌志军自己也说了,他的这一套治疗方法并不是每个癌症患者都适合,毕竟每个人的心态以及身体状况都各有不同,目前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谨遵医嘱。
我们的医疗水平依然在进步,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总会能彻底克服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