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我和疼痛治疗较量了60年,最希望的就是把疼痛研究好,让我们国家的百姓免受恶性病疼痛的折磨,都能安详地走完最后的日子,笑着和世界告别……”已经9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韩济生边流泪边说着。
“比如你吃一粒米,从放进嘴巴里那一刻起,这粒米在身体里哪个器官,哪里就痛不欲生,吞口水就像是吃碎玻璃渣子。”
“头痛的感觉就像是持续坐了好几天过山车,缺氧眩晕。”
“还有排大便的时候,要是能拉肚子就是福气,明知大肠和肛门那里最痛,却也要往那儿用上全身的力气。”
这是大家对癌痛的具象化。
癌痛,即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将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疼痛的感觉。癌症晚期的疼痛,是癌晚期患者主要的痛苦原因之一,而且有50%到80%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癌痛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癌痛是怎么产生的?
癌痛的原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占所有癌痛的88%,可能是肿瘤侵犯如胸膜、腹膜、骨膜或神经等身体组织,使组织毁坏,造成癌痛;或者是神经组织受到肿瘤的压迫、空腔脏器被肿瘤阻塞、肿瘤溃烂发生感染等,都属于肿瘤直接引起的癌痛。
第二类癌症治疗中引起的癌痛,即癌症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约占11%。可能是放疗、化疗引起的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化疗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化疗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炎,手术后的神经损伤,还有放射性神经炎、皮肤炎等等。
第三类是肿瘤间接引起的癌痛,占比1%。病人的褥疮,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容易引起局部感染,感染后引起疼痛;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出现骨转移也可能出现剧烈的腹痛。但是也有少数肿瘤病人出现的疼痛与肿瘤并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一个肺癌病人同时患有椎间盘突出,由此引起的腰腿痛,这是非癌性疼痛而不是癌性疼痛。
很多患者和家属想的总是治肿瘤,而不重视癌痛,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在新闻中可以看到,有些老人受不了癌痛,让家属送其沉江等等自杀行为,难道癌痛无法缓解吗?
出现癌痛,只能忍着吗?
其实大部分癌痛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抑制治疗,这种疗法被称为姑息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在肿瘤工作的综合规划中确定了预防、早期诊断、根治治疗和姑息治疗四项重点。可见,姑息治疗是癌症控制方面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对于癌痛的镇痛,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癌痛“三阶梯疗法”。第一阶梯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这类非阿片类镇痛药,主要用于轻度癌痛患者的镇痛;当非阿片类镇痛药满足不了中度癌痛患者时就使用第二阶梯的弱阿片镇痛药,主要是可待因,一般建议与第一阶梯药物一起使用;当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药物满足不了中度到重度癌痛患者时,就有第三阶梯药物强阿片类镇痛药,主要药物是吗啡。
中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三百多万,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有癌痛的情况,但遗憾的是,这类药物在中国的使用率很低,年我国用于癌痛镇痛的药品销售额只有15亿元,而医药市场对中国此类药物保守预计销售额是2万亿,也就是说,癌痛患者用上专门的镇痛药的比例只有0.07%。
可待因和吗啡药物在中国使用率低,一方面是大众对其印象不好,觉得使用了这类药物就会成瘾,对鸦片类镇痛药有天然的恐惧感,另一方面是国家对其极为严格的把控,国内也没有太多关于姑息治疗的指南,而且目前我国对于吗啡使用上还没有统一、完善的标准和指南,一旦出现医疗纠纷,给临终患者使用吗啡的姑息治疗医生,将失去法律保护。这也是医生不那么轻易使用吗啡的原因之一。
年就有患者家属以“给临终患者使用过量吗啡”为由,医院,这起案子引起了国内姑息治疗医生的不安,也在国内掀起了给临终患者使用吗啡是否是存在用药过错的讨论,医院胜诉,否则姑息治疗在中国可能永无出头之日。
实际上阿片类药物应用与医学领域已有上百年历史,国际上已将吗啡作为临终患者姑息治疗中治疗呼吸困难和疼痛的首选药物。只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就能成为广大癌痛患者的福音。
参考资料:
[1]“痛得连死的力气都没有”,谈到癌痛,90岁院士落泪了!.健康时报.年1月16日
[2]他们痛得想要自杀:被忽视的癌痛.三联生活周刊.年第43期
[3]癌症患者的自述:“我很想活下去,但癌痛让我痛不欲生!”.网易新闻.年5月14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